首页 > 行业数据 > > 正文

南通史上首座“水上立交”水下工程竣工 海安立公河地涵工程开坝放水

时间:2023-05-11 10:29:21 来源:南通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10日上午9点38分,海安市大公镇立公河地涵工程开坝放水,这标志着南通史上首座“水上立交”水下工程竣工,提前恢复北凌河串水活水功能。

海安市地跨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南部为高沙土区域,河流较少,砂性土壤;东部为新垦之地,河道纵横。都属长江水系。北部为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属淮河水系。两个水系正常水位相差1.3米左右,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的洪涝年有1962年、2011年等,大的干旱年有1953年、1997年等,历史上的自然灾害成了世代民众心头之痛。

“从历史上的海安之名就可以看出,当年海水常浸淹农田,取名海安就是期盼这个地方永不扬波。”卢玉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任海安县县长。他说,立公河地涵工程下游北凌河以北72平方公里是他当年付出最多的地方,一片盐碱地,一下大雨就成涝害。后来建设了贲家集提水站,通过通榆河向北凌河提水,增强了这个地区河水的流动性,使盐碱地得到改良,水稻产量翻了一番。

从2010年开始,海安先后投入6亿多元,在该区域周边河道新建一系列控制闸,实施区域封闭,在北凌河沿线新建8处大、小排涝泵站。汛期,通过科学调控,在降雨排涝、干旱补水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进入新时代,人们对水利不再满足于不涝不旱,而是环境水质的提升。2022年,海安投入1.1亿元,实施区域治水工程,对里下河、栟茶运河以南等7个片区进行系统治理,通过控源截污、畅流活水、生态修复等措施,净化水质。

由于原来的老串场河与北凌河交界的贲家集闸站活水效果减弱,海安通过专家论证,选址立公河与北凌河交汇处,建设立公河地涵工程。该工程总投入2400万元,是海安区域治水工程的重要部分,2022年7月开工,将于2023年11月底全部建成,交付使用。

北凌河东西方向,西接通榆河,东入黄海;立公河南接栟茶运河,跨北凌河向北,进入72平方公里区域。大公镇水利站站长陆君兵说,这个立公河与北凌河交汇处的河底,就是“水上立交”的地涵,地涵上层设单孔闸门,用于保留立公河原有功能,单孔净宽8米;下层为双孔箱涵,长70米、宽3.7米、高2.5米,其功能是通过双孔箱涵将南段立公河的高水位,下穿北凌河引流至北段的立公河,使北段支河得到补水,最终回到低水河道北凌河排至大海,实现区域的活水串水。

海安市水利局负责人表示,立公河地涵工程在拉动海安北、东部区域水流水质提升的同时,更将成为农村水利河道治理的样本。

[编辑:俞鑫城]
关键词:
x 广告
共同抗疫!郑州71岁党员志愿者每天爬6栋楼,提醒800多户居民做核酸

1月4日,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对部分区域实施管控措施。这是近半年来,新冠疫情第3次造访郑州。截止至1月10日24时,

安阳疫情最新消息|1月11日8时至12日8时安阳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9例,累计123例

安阳疫情最新消息2022年1月11日8时至12日8时安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1月11日8时至12日8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9例(汤阴县38

迅速高效!“河南抗疫互助通道”网上网下联动 获群众点赞

核酸检测24小时了还没查到结果,怎么办?现在高速下站口的管控政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从洛阳老城区自驾走高速回郑州,收费站还劝返吗?苏八

信阳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 陈志伟出席会议

1月11日,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代市长陈志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听取有关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和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疫情防控工作

全国最新疫情消息:1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6例 天津市今日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1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66例(河南118例,其中安阳市65例、许昌市41例、

1月12日天津市放假半天 开启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1月12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重要通告,为做好天津市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于1月12日(星期三)下午放假半天。广大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