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侯林
(资料图)
远处山峦起伏,植被郁郁葱葱,近处小桥流水,亭外灯笼高悬,走在初秋的淄川区太河镇王家庄村,随处都是一幅山水美景。
建写生基地、整修村庄容貌、发展研学旅游,自2017年以来,王家庄村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利用闲置校舍以及美丽村庄建设,逐步建起容纳700多人的旅游写生基地,每年吸引省内外学校师生与艺术家近5万人次前来,成为太河镇写生产业中一个典型缩影。
“南有周庄北有峨庄”,十几年前,作为国家级古村落森林公园的太河镇峨庄片区,曾是北方写生产业中的领头羊,大批省内外学生齐聚,狭长的主干道两侧布满了写生基地。时代变迁,基础设施老旧、服务意识淡漠、配套设施落后等问题逐渐凸显,写生产业面临萎缩。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面对优势产业的困境,近两年来,太河镇积极筹措资金,对多处写生基地进行升级改造,组织人员到河南、安徽等地调研学习。同时,通过产业联盟等形式与省内外各大高校和中学建立合作关系,筹建写生联盟建立平台,促进产业长效发展,围绕写生经济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盘活闲置校园建起写生基地
或手握画笔认真素描苦练内功,或拿着调色盘仔细勾勒山间风景,或由老师带领点评一幅幅画作,8月28日,走进王家庄村枫林湾旅游写生基地的每一间画室,都有大量的学生聚集。
“这边床位一直满员,暑假期间是封闭式写生,以初高中生为主。这几天,我们忙着他们返校,以及准备迎接10月份的大学生写生潮。”当记者见到枫林湾旅游写生基地负责人肖钧文时,他正在基地超市为下一批写生者备货。
王家庄村地处峨庄片区东南边的深山中,如果不是刻意进山,沿主干道很难发现这座隐藏在群山环绕中的村庄。山区村庄底子薄、产业弱是发展的通病,王家庄村也不例外。2016年,在盘活闲置资源中,王家庄村盯上了写生经济。
“靠山吃山,咱村森林覆盖率高,还有天然的峡谷和常年喷涌的泉水,闲置校园有符合写生基地需要的学生宿舍和画室等基础条件。”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芳国说,村里闲置的小学是周边三个村庄的联小,基础条件较好。
2017年,经过改造容纳100人的王家大院写生基地一期,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此后,在2019年至2022年间,王家庄村通过美丽村庄建设和财政衔接资金,先后投资730万元,建设完成了王家大院写生基地二期,以及三期、四期枫林湾旅游写生基地项目,形成可容纳700名学生和50名教师的大型写生基地,并与山东理工大学、淄博师专等高校,及北京、上海等地多个艺术家团体建立了合作。
同时,王家庄村对河道和村庄进行了整体改造,建设了沿河风景长廊、文化广场、停车场、写生驿站等设施,写生人数逐年攀升,村集体年增收达7万元,吸纳30多名村民就业,并为太河镇21个村120户提供产业项目分红,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提升配套老写生基地焕新生
富有设计感的外墙立面配上高级灰的色调,让位于峨庄桥南岸的淄川[gf]2022[/gf]山居印象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更具艺术气质。
“我们去年开始的升级改造,将原来的两层升级为三层,包含了大型餐厅、多媒体会议室、文化艺术品展馆以及宿舍等,可以增加160名学生的写生需求。”山居印象由初建于1998年的桥西宾馆写生基地改扩建而成,是集教学、会议、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负责人李本义说,今年7月山居印象投入使用,使基地的接待能力扩大到了400人。“我们做写生基地比较早,因为峨庄山水好、服务好,经营得不错,但随着整个写生行业不断扩容发展,很多地方在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上已经远超我们这些老基地,不做出改变很难生存。”
今年5月,太河镇组织枫林湾旅游写生基地、桥西宾馆、石门居写生基地等6家写生基地负责人到河南、安徽等地进行了调研,以谋求南北方写生基地合作。
“尤其是在河南石板岩,不仅写生基地的住宿分多种类型,还有配套有网吧、咖啡屋、奶茶店、台球馆等娱乐设施。”肖芳国说,太河镇的写生基地缺少学生二次消费的场所,产业链条没有拉长,发展后劲不足。“现在的学生都是多元化发展,休闲娱乐成为缓解学习紧张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目前也在积极考察项目,先期启动了标准篮球场建设。”
“我们今年进行了网络全覆盖设施的升级,重点提升网络速度。”李本义说,他们新建的学生宿舍增加了独立卫生间和空调等设施,可以容纳200人就餐的餐厅进行了明厨亮灶的设计。目前,桥西宾馆写生基地秋季写生的客房已经全部预定完毕。
丰富写生业态带动产业发展
行走在王家庄村的文化广场上,能见到不少售卖特产的村民。“村里有1500亩杏树、山楂树和花椒树,还有大量野生连翘,盛产杏米、花椒和山楂制品等特产,写生学生迎来返校潮后,村民就开始进行集中售卖,还有一些是附近村民带来的手工虎头鞋帽和琉璃制品。”肖芳国说,今年村里做了动员工作,鼓励有意向的村民售卖农特产品的同时,在村内开设煎饼、豆腐制品等食品作坊,丰富特产品类提高收入,并准备引入画材供应、文创店、饮品店等新业态,利用写生基地带动产业发展。
此外,王家庄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流转闲置农宅,成立王家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淄川凯盛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拓展文旅项目,与写生产业形成互补。
“今年,太河镇积极引导近十家写生基地进行了升级改造,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集中打造写生基地的王家庄组团、峨庄组团,带动全镇写生基地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积极与省内外高校对接合作,省外写生人数逐步增长。”太河镇党委书记张学说,太河镇目前可同时接纳写生人数4936人,今年已接待写生人数10.74万人次,团队数39个,实现营收262.5万元。
除了写生基地基础设施提升,围绕写生产业太河镇加速美丽村庄建设步伐,延伸建立摄影基地,让画和摄同时发力,多维度开发山水资源。抢抓济潍高速开通有利时机,围绕写生服务,在淄中路峨庄段建设房车驿站、特色青年驿站等配套设施,设计多条不同时长的学生和艺术家写生路线,加快特色民居、民宿建设,丰富写生业态,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同时,积极筹建新的写生基地联盟,依据太河镇特色制定写生行业标准,提出平台化管理,推动写生产业提档提速稳步发展,催旺乡村人气,撬动写生经济打造乡村振兴的“太河样板”。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